时间: 2025-06-28 11:22:29 | 作者: 企业动态
我们先看一起案子。2020年9月的一天,美国纽约皇后区的一处建筑施工工地上,建筑工人从水泥中挖出了一具裹着毯子的女性遗骸。随后纽约警方对其展开了调查,经过2年时间的调查,这一具遗骸被确认为贝茨。
贝茨是纽约市立大学的一名学生,同时也是2011年“占领华尔街”运动的积极分子之一。
2011年9月,上千名者聚集在美国纽约曼哈顿,掀起“占领华尔街”运动,甚至有激进者在网络上组织团体,称要把华尔街变成埃及的开罗解放广场,其含义不言而喻。
那么,美国民众为何需要发起“占领华尔街”运动呢?原因很复杂,总结起来重要的因素有2点。一是美国民众认为白宫政府和资本企业相互勾结,一些美国大企业通过献金对美国会和白宫层面施加影响,以让美国政府推出更加有利于企业的法案和政策。
另一点是美国民众认为,美国政府在解决2008年次贷危机中没有太大作为,不仅没有加大对民生保障的投入,反而是不断在海外发起战争和印钱补贴美国企业。
这两点总结下来,其实就只有一句话:美国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剧,引发美国底层民众的不满。
在“占领华尔街”运动中,也有标语写着“穷者越穷,富者越富”。这说明美国民众对美国贫富差距加剧的不满。然而这一诉求并没有正真获得美国政府或者一些政治团体的支持,最终反而是用暴力清场。
转眼之间,“占领华尔街运动”已经过去14年,但这一当时震动美国乃至世界的行动,却并没有对美国政商界产生实质影响,美国政界和企业依旧结成利益同盟,美国政府偏袒企业,美国社会贫富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。
为什么我这么说呢?近期,我看到了一篇美媒标题为《体感很差,美国人为什么对经济如此悲观?》的文章,作者是美国专家约瑟夫·史密斯。
文章开篇表示,根据美国政府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美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。根据宏观经济数据,到2024年年底,美国家庭净资产已创下历史上最新的记录,失业率也连续三年维持在低位,美国家庭的债务和资产比值也处于历史最低水平。美国的通胀压力也正在消退,美国民众收入水平增速已经高于通胀。反正各种数据都在说明,美国经济正蒸蒸日上,美国正处于历史最“鼎盛”时期。
但这种存在于数据上的辉煌,却并没有体现在美国社会面。美国民众的真实生活与数据上的漂亮数字,形成了鲜明反比。比如文章指出,依靠救济生活的美国民众依旧达到上千万之巨,为了养活自己打两份甚至三份工的美国年轻人数不胜数。
文章作者约瑟夫·史密斯也给出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。他援引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于2024年公布的数据表示,全美有10%的富裕家庭,掌握了美国社会总财富的69%,而位于底层的50%的美国家庭,仅持有社会总财富的3%。换句话来说,美国绝大部分家庭财务数据较为健康的说法,实际上的意思就是网上我们常说的“被平均了”。
首先,美国绝大部分底层家庭所获得的收入中,绝大部分只能用来维持家中的日常开支,不可能用来投资,这就会导致其收入是大致固定的。可美国通胀率却在不断上涨,由此其支出也随之不断上涨,所以他们只会慢慢的变穷。
以疫情期间美国政府印钞大放水为例。在2020年到2021年,美国政府通过开闸放水,每一名美国人都可以领取一笔援助金,这帮助美国民众尤其是底层民众在短期内解决了债务问题,提高生活水平。
但随之而来的恶性通胀,导致在美国政府发钱结束后,美民众又不得不为此买单,这一套模式本质上是牺牲未来收益换取当下收益。受影响最大的,也并不是美国富人群体,反而是美国中底层家庭。美国底层民众将继续以微薄的薪水为高额的通胀买单。尽管在此期间美国人的平均时薪从2019年的23美元上涨到今年1月份的31美元,但工资的上涨几乎完全被通胀所抵消,一来一回等于是工资没涨。
当然,美联储开闸放水仅仅是特殊背景下的特殊手段。可回顾美国历史,美国贫富差距加剧并不是 一天两天,或者是一年两年形成的,而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,就一直在持续。
上世纪70年代,美国贫富差距日益加深,出现“富者愈富、贫者愈贫”的现象,甚至美国中产阶级也遭到挤压,慢慢的变多的中产阶级掉入底层,并且一直延续至今。这一点从基尼系数上来看尤为明显。1974年美国基尼系数为0.35,而在2019年已经上升到0.41。
而基尼系数一旦超过0.4,即可被定义为贫富差距过大的范畴。与之有着相似制度的其他西方国家,基尼系数基本都维持在0.35,一些北欧国家甚至在0.3以下。
美国民众收入报告也可以证实这一点。从1970年到2020年,美国前20%的家庭收入增长182%,收入为25.3万美元;最后20%的家庭收入增长虽然也有113%,但具体收入增长却仅有1.5万美元。
更要命的是,这还是在“被平均”下的数据。如果把范围进一步缩小,这些数字会更加恐怖。
所以,美国贫富差距不断加剧,本质上是系统性问题和社会结构性问题。资本主义制度虽然能自动调节市场,但同时也会锁死更多可能性。
在美国民众的财富构成上,富人的财富构成基本是股票、期权和私人企业股权以及房产等,这类资产配置可以在富人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下,给富人的资产带来持续增值。
而美国穷人群体的资产,大多数来源于于自住房产,不仅每年要缴纳高额的房产税,房屋保险和日常维护都是固定开支,这就占用了美国底层群体相当大一部分的收入,剩下的只够维持基本温饱,这也注定他们不可能拿出多余的钱来进行投资。
美国穷人并没有被排斥在金融体系之外,尤其是在当代,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股票或者期货的投资中。但问题就在于这类投资都是高风险,美国底层民众是没办法承受高风险的,因为一旦投资打水漂,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固定资产的消失以及生活的难以为继。
这种情况下,美国的贫富差距只会促进加大。例如美国多家银行的研究人员发现,今年1月份,全美个人利息收入再次创下历史新值,高达2.1万亿美元,但这些利息收入大多数都流向了高收益储蓄账户,也就是美国富人群体手中,美国穷人群体只能依靠自身收入对抗上涨的通货膨胀。就连摩根大通也是直接指出,美国低收入群体处境十分艰难,未来也难言乐观。
在没有制度性保障的情况下,美国穷人几乎不可能从投资中获益。富人的钱能“生钱”,穷人的钱只能用来抵抗“通胀”的局面,未来也很难发生改变,所以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只会促进加大。
除此之外,美国政界和商界正在形成利益攻守同盟,也是贫富差距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。美国国会山外常年存在一群政治掮客,他们绝大部分是美国前政府高级官员或者前国会议员。
他们通过自身在政界的关系网,为美国企业在政界寻找代理人。这些政客则在国会推动有利于企业的法案,或者出台有利于企业的政策,以此换取经济上的回报。回报包括给政客旗下的基金会捐款,出巨资邀请演讲,亦或是设置政治旋转门,诸如邀请政客退休后直接到企业中挂职高管等。
不管是还是共和党,背后都有各种各样的美国财团进行支持,这就导致美国政商界都已形成利益攻守同盟。每一届白宫政府都是用脚投票,偏袒美国富人群体,对底层美国民众的挣扎选择视而不见。
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征税问题。美国个人税率从10%到37%一共分为七个档次,穷人大多数都维持在10%的水平。但是美国1%的富人征税率只有3.4%,要远低于美国的穷人群体和中产阶级。这并不是美国税法直接规定的,而是美国富人有更多的手段和能量合法避税。而是否“合法”,由美国国会通过的法律进行界定,这就已经说明一切。
当然,美国也不乏有识之士提出对富人群体征收“富人税”。比如对5000万美元资产以上的美国家庭征收2%的资产税,对10亿美元以上的美国富人征收3%的资产税。但遗憾的是,在近20年时间里,只有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2011年9月提出过“富人税”,当时也叫巴菲特税。但结果嘛,美国议员和美国富豪都在媒体上表示赞成,可依旧不了了之。
背后原因也并不复杂,因为这就是一些场面话,当真你就输了。奥巴马当时要寻求连任、美国议员和富豪要给美国选民一个交代,回应他们在贫富差距上的不满情绪。但真到落实的时候,各方直接来了个“已读不回”。
如今的美国总统特朗普,虽然嘴上喊着要让“美国再次伟大”,并对全球征收“对等关税”,要给美国“红脖子”们争取更多工作机会,但他敢说一句对美国富人征收高额财产税吗?
所以这样的一个问题几乎无解。美国社会只能是富人越富,穷人越穷。这也对应了在“润人”圈子里广为流传的一句大实话:美国是富人的天堂,穷人的地狱。